师说丨弘益国际高中的化学课程是怎样的存在?
如果你的化学课只剩下记忆与答题…是时候来一场华丽的“反应”了。
在高中课程中,化学或许是一本需要背诵的课本、一套需要精算的习题。而在弘益国际高中,化学是一门全球通用的科学语言,一个充满惊喜的探索过程,一条直通世界名校的赛道。这里,不止有答案,更有发现问题、创造答案的能力。
而一位优秀的老师,能让你看见一门学科真正的灵魂。
探索化学奥秘
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
化生万物,学致无穷
不止于公式,更是认知世界的钥匙
对国际学校学生而言,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,在于跳出“背诵周期表与方程式”的局限——比如分析可乐除垢的原理时,不仅要写出酸碱反应式,更要理解其在工业除污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,最终学会用化学思维解释真实世界。
A-Level化学课程的意义
学习广度、连接应用、批判性思维
普高化学课程和国际化学课程,两者并非“优劣之分”,而是“侧重之别”。从我的教学经历来看,差异化主要集中在三点:
第一,知识范围与深度的平衡:国内高中化学在“计算复杂度”上更突出,比如侧重复杂的溶液守恒计算;A-Level化学则更强调“知识广度与应用场景”,会涉及食品添加剂检测、药物合成基础等贴近生活的内容。
第二,考核方式的导向性:国内高中化学以笔试为主,侧重“解题准确性”;A-Level化学有20%-30%的实验考核,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、记录数据、分析误差。比如学生曾设计“探究温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”实验,不仅要完成操作,还要用图表呈现数据,并解释误差来源,这更贴近大学科研的思维模式。
第三,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:国内课程注重“逻辑推导的严谨性”,而A-Level课程更鼓励“批判性思维”。比如讨论“塑料降解”时,国内课程可能侧重讲解降解原理,在A-Level课程中,我们则会引导学生质疑“可降解塑料是否真的环保”,对比不同降解技术的成本与环境影响,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。
我们的学习日常
让知识落地,让兴趣生长
日常授课中,我们会将知识点与跨学科项目结合:比如学习“有机化学”时,会联动生物课开展“DNA提取实验”,让学生理解化学试剂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;学习“电化学”时,会结合物理课的电路知识,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燃料电池,打破学科壁垒。
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,我们摒弃“单向灌输”:比如讲“元素周期律”时,会让学生分组扮演“不同元素”,通过“模拟化学键形成”的小游戏,理解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;对于抽象的“化学平衡”,会用动画演示反应过程,再让学生用黏土制作模型,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认知。
而在实验教学上,我们不仅关注“操作规范”,更鼓励“创新探索”。实验室配备了实时数据采集设备,学生可以用传感器监测反应温度、pH值的变化,像科研人员一样分析数据;我们还开设了“化学探究课”,学生曾自主设计“不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”实验,从选题、查资料到完成报告,全程自主推进。
除了助力大学申请,这里的化学学习还能带来“全球连接力”:我们会定期邀请海外大学教授开展线上讲座、助力学生们参加各类国际化学竞赛,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与全球科学前沿的连接。
#书写未来的“方程式”
不止于知识,更是一生的能力
我希望学生从我的课堂中带走三样东西:
一是“对世界的好奇心”,看到烟花会想“不同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”,喝奶茶会思考“乳化剂的作用”;
二是“科学的质疑精神”,不盲目相信广告中的“化学无害”宣传,懂得用实验与数据验证;
三是“解决问题的信心”,面对复杂的化学难题,能像拆解实验步骤一样,一步步找到解决方案。
对于有志于攻读化学、工程、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,高中阶段要做好三件事:首先,“积累科研经历”,可以参与学校的探究项目,或通过线上平台跟着海外大学实验室做远程助理,哪怕只是整理数据,也能了解科研流程;其次,“强化英语读写能力”,提前阅读英文化学教材与学术论文,比如《Nature Chemistry》的科普文章,避免大学时因语言障碍影响学习;最后,“关注行业前沿”,定期看“国际化学联合会”的官网,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,比如“新型电池材料”“靶向药物研发”等,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方向感。
从普高到国际赛道,并非断裂,而是升维。 在弘益国际,每一个对学科怀抱热情的梦想,都将以批判性思维、国际化学术视野和项目制研究能力作为催化剂,共同反应,生成一个不仅能斩获学业成绩,更能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、被世界名校青睐的你。
在弘益国际,我们以国际视野为反应物,生成一个充满期待的未来...
来源:国际高中 本页网址:http://gaozhong.ctiku.com/xuexiao/202803.html